新闻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pg娱乐电子游戏
来源:办公室:余彦萍、 吴泽林 发布时间为:2016/9/28 15:41:00
2016年9月14日,将被永远铭记在厦门人心中,厦门遭受了从1949年以来最大的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全厦门直接经济损失102亿元。厦门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厦大社”)也遭受了不少损失。全社职工在蒋社长的带领下,发扬“把出版社温馨的家”的企业精神,开展灾后重建,让出版社整理一新,全社工作迅速回到正轨。
9月15日凌晨,最强台风“莫兰蒂”席卷厦门,狂暴地侵袭了厦门。所谓最强,果然名不虚传,狂风肆虐,风嚎雨侵,呼啸的风声中夹杂着阵阵玻璃破碎的清脆声。一夜之间,整个城市满目疮痍,四处狼藉,厦门这个城市就像个还未睡醒懵懵懂懂就突然掉进冰窟窿的小孩,眼里写满了不可思议的恐惧。虽然早早都做好心理准备,可一切还是让人始料不及,从未想过这个四季如春的小清新城市有朝一日会迎来这样狂暴的风雨之夜。
第二日清晨,放眼望去,整个城市处处萧条景象,无论是那东倒西歪的路牌,还是那被连根拔起的大树。打开手机朋友圈,刷满了昨夜的恐怖经历和今晨的可怕受灾图。就在大家内心还久久无法平静的时候,厦大社社内群传来一声又声的“滴滴”,原来是社长蒋东明先生一早克服重重困难抵达出版社,第一时间勘察灾后情况。严重积水的阳台,湿漉漉的办公室,裂开的天台,被吹落的壁灯,残缺不齐的外墙招牌,这些呈现在群里的现场图片让厦大社全体成员都心疼不已。随后副社长施高翔老师、办公室主任惠诚忠老师、人文编辑室主任高健老师和营销中心张慧雪等人也都立马赶往现场。那时雨还是倾盆大雨,阳台的积水一直在倒灌,问题急需解决,迫在眉睫,惠老师冲进雨林,在一片狼藉的花盆与淤泥中寻找被堵住的下水道,徒手一一疏通,把社里的损失降低至最低。不得不提的是办公室惠老师、吴老师以及电脑林乙真等人把本应在家休息的中秋节假日贡献给了社里,自发地前来清理现场以及检查电路安全问题,这种自发和无私是一种对厦大社的热爱,更是一种对厦大社亦社亦家的情感。
9月18日,厦大社正式上班第一天,社领导立即召开社务会和办公会,传达学校灾后恢复工作会议精神,布署全社恢复整理工作。会后,在社领导的亲自带领下,各个科室的员工都秉承着维护好我们“温馨的家”宗旨,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纷纷行动起来,整理自己的办公室以及公共区域。办公室成员和各个编辑室的编辑老师们共同参与了南边和北边的阳台花草整理工作,整理破碎的花盆,搬运堆积的花草,冲洗被泥土覆盖的地板。营销中心和数字出版中心的老师们一起帮忙整理被浸泡的打印室,一箱箱的打印纸搬进搬出,逐一清理。今年新进员工们也忙进忙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在前辈们亦社亦家的精神感染下,完全融入了厦大社这个温馨的大家庭。经过了一天的忙碌,出版社这个“温馨的家”焕然一新,恢复了台风前的祥和宁静,员工们也都回到各自岗位上安心工作,为出版事业添砖加瓦。而位于同安的仓库,负责人刘祖雷在台风来临之际,冒着狂风大雨,还坚持巡查仓库,排查安全隐患,以社为家,把仓库安全当成自己安全。仓库虽然停水停电,但社里的书都安然无恙。直到发稿前,仓库才刚刚通电,恢复正常工作。位于校内的南强书苑和代办站也被雨水倒灌,受到损失。在欧光江、李伟德老师的带领下,迅速开展了一系列恢复工作,经过一天的恢复整理工作,第二天就正常营业。
9月28日,距”莫兰蒂”台风离开不到半个月,台风“鲇鱼”尾随而来。厦大社社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台风,立即布署防台措施。吸取上次台风的经验教训,此次在台风来临之前,办公室成员迅速转移阳台花草,仔细检查门窗并且封住门窗的缝隙,加强防台措施,让“鲇鱼”无处可钻。
此刻,不经想起雪莱的诗集有段诗句:“像被旋风唤醒的海洋波涛,像晨风吹拂下的露水珠,像雷雨迫近时的林中小鸟,像无言而深为震动的生物,像感觉到了无形精灵的人,这就是你靠近我时我的心。”诗句美得如同天边彩虹,傍晚云霞,久久为之感动,年少时读来觉得描绘爱情,长大后明白那些无言而深为震动,又岂止只是爱情,就像此次在“莫兰蒂”灾害面前,厦大社人众志成城,亦社亦家的深情,难道不也是一种无言而为使人深深为之震动的深情?
一个又一个像厦大社这样温馨的“大家庭”组成了厦门这个美好而温馨的城市。走出厦大社,厦门街道已逐渐恢复原貌,再无当日萧条之感,广播里响起了林汝勋作词、李式耀老师作曲的作品《厦门,最温馨的地方》,唱到:“如果生活有美好,这就是我可爱的鹭岛;如果人间有天堂,这就是我要找寻的地方。啊!可爱的鹭岛,最温馨的地方,最温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