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余遗穗》,王日根 著,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4年5月版,定价:29.00元
《耕余遗穗》是王日根教授新近出版的随笔集,也是厦门大学出版社新推出的“凤凰树下随笔集”丛书之一。接到承编此书的任务时,内心不胜欣喜激动。王老师是这套丛书的策划人之一,更是我硕士三年的授业恩师,此番有幸能为老师出书尽绵薄之力,既是回报桃李之恩,亦是一次与老师的深切谈话,再次蒙其教诲涤心。
该书是王日根老师在历史学领域勤恳耕作之余采撷的漫笔闲谈,书名“耕余遗穗”即由此而来。全书分为《千百年眼》、《域外鉴华》、《师友庇蔽》和《啜茗索馨》四个部分,收录作者发表在各媒体的“千百年眼”、“专题研究”、“海外生活”、“校园走笔”等栏目刊载的文化小品、域外见闻、生活杂感等。共选取74篇,刊载的时间跨度为1995—2013年,内容涉及王老师的读书手札、访学游记、乡土人情,还包括他对一些社会现象和文化问题的反思与品评。
从收到王老师手写和剪辑的原稿到该书付梓,我认真地将该书稿品读了三遍,每一遍都能读出不同的感受,不一样的启迪。
勤勉求实、严谨睿智的学者
初收书稿,捧着王老师多年来从诸多报刊上剪贴而成的厚厚的集子,我小心翼翼地翻阅着,那被胶水固着后散开涟漪的纸层里还夹着几篇老师年轻时的手稿,那泛黄的纸页似在带我走近一位勤勉刻苦、严谨求实的学者,那密密的铅字仿佛见证着“粒粒皆辛苦”的来之不易。王老师出生于苏北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勤苦好学,他把父母农耕劳动遗传给他的勤劳倾注到历史学的学习和研究中。考入厦大历史系之后师从傅衣凌先生和杨国桢老师,从两位恩师身上培养出自身关注基层社会生活史、多学科阅读、勤走田野的为学路径。他在该书卷首语《读书与耕田之异同》中说:“父母是农民,使用的工具是镰刀和锄头,生产出来的是粮食;我是教师,使用的工具是书和笔,产品就是毕业生以及精神食粮书籍。这表面上确实存在不同,可职业精神却是一致的,即都需要‘勤’字当头。”书中为学克勤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因为勤于阅读、笔耕不辍,才积淀出扎实的文字功力和犀利的思想指向,才有如今学界有目共睹的学术成就。
一个人若想从寻常中看出不寻常,言人之所无,论人之所未及,不仅需要睿智的思维和深邃的洞察力,更需要巨大的探究锐气和写作勇气。王老师的学术资历深厚,访学游历广博,除了史学论文与学术专著外,其史论小品更是从另一侧面折射出他犀利的思想指向。《千百年眼》是晚明学人张燧一部亦考亦论的史学著作,王老师引此书名为专栏名和篇名,借鉴张燧的“豪杰之眼”,将自己长期读史、思辨的札记进行梳理,以自己的心得体会诠释出史识上的新知。《大哉,孔子》、《秦王朝焚书的有限性》、《陈涉起事的负面影响》、《汉武帝树立大国形象策略的反思》等诸篇文章均显现出作者敏锐思维的宝贵体验,给人以撩开史识之后豁然明亮的灵动之感。当历史学者深邃的目光洞察至社会生活、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中,便升华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襟怀。在《“明道”与“救世”》、《呼唤专家之学》、《谈中华文化的多层次性》、《中华文化建设的咏者、歌者、和者》、《从历史传承看新商业文明 核心理念依然是“诚信”》等诸篇生活随笔中,我们亦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以史鉴今的笔触下浸透着另一高度的人文关怀。
淡泊儒雅、仁爱重情的长者
当书稿选编排版完后,我再次细细地通读校对,纸页的窸窣声翻开了我硕士三年的求学生活。王老师温文儒雅的风范、广博精深的学识令人叹服。他治学严谨但对学生却并不严苛,而是像慈父般对我们的想法给予支持和建议,时常挂心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同门兄弟姐妹们一同畅聊见闻,风乎舞雩,还能时常品尝到老师和同门游学各地带回的美食。大家都感慨能成为王门弟子是人生之幸事。王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用终生,就像在茫然的岔路口遇到一位智慧的长者。
文如其人,王老师的随笔正像他平素的授课、讲座一般,宛若他为人处世的心智——淡泊儒雅,仁爱重情。随笔中没有刻意的渲染,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更没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甚高自视,而是像和读者促膝谈心一样,将自己的人生体悟娓娓道来,质朴晓畅,情感真挚。无论是他在国外访学时得到友人的帮助,还是他对自己的授业恩师的感怀、对亲人朋友的牵念,抑或是对中华文化精神的薪传,流露出的都是满腔真情。相对一些作家晦涩艰深的文字,读《耕余遗穗》更加轻松、恬适。那些经过缜密思考的思想结晶不似和田玉,美得古气,也不似翡翠,美得灼眼,倒像是黄龙玉沉坠的质地与饱满的成色。有人说:“王老师的随笔,以悠闲的心态,轻松的笔调写出了独特的域外风情和文化。他的随笔,轻松,静谧,淡淡的甜,幽幽的香,丝丝的凉……文如心,王老师这种文风大致可以反映出他淡定的心境,淡泊的心志,淡雅的心智……”
乡野“拾穗者”幸福乐活的歌谣
书稿经过三审,在最后校对整理时再次翻阅一遍,这次感觉像在欣赏一幅田园诗意的画卷,倾听一位乡野“拾穗者”唱着幸福乐活的歌谣。“意境者,文之母也。”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比喻生活图景与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艺术境界,正是文章赖以滋生的母体。王老师的童年和少年是在苏北的乡村度过的,成年后到南国鹭岛求学、成家、立业,定居厦门。他的身上流淌着苏北文化的血液,浸滋着厦门文化的气息,随笔中可见其俯拾乡野淳朴民风的情趣、追忆儿时生活的童真和放眼世界、漫步天涯的豪情。《童年的时尚》、《今昔》、《我的血脉之所系》、《家乡的桥》为我们描绘出物资匮乏的年代依旧禁锢不住一颗天真好奇的童心;《从“拖鞋文化”到brt》、《筼筜湖的个性》为我们呈现出新时代的都市生活中,一家人温馨幸福地展望未来的场景。《耕余遗穗》留在我脑海中的“故乡”和“家”便是这种真实的诗意,如蔡淳佳所唱的歌词:“陌生的城市炊烟最美/故乡的水是滚热的泪/在天黑时刻就能望见/我离家有多远……”,正所谓“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
行走校园间,每回碰到王老师,远远地看到他悠悠地踩着自行车,脸上总挂着极富感染力的灿烂笑容和大家打招呼,丝毫没有学者的傲气和领导的架子,我想起了蒙田的话:“真正有学问的人就像麦穗一样:只要它们是空的,它们就茁壮挺立,昂首睨视;但当它们臻于成熟,饱含鼓胀的麦粒时,它们便谦逊地低垂着头,不露锋芒。”期待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读到王老师更多的精彩卓著。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