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pg娱乐电子游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发布时间为:2011/2/15 11:01:00
作者:晋雅芬
虚假新闻是新闻史上一个老话题。在西方,黄色报刊盛行时期,虚假新闻就曾泛滥成灾。在我们党的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也一直与虚假新闻进行着毫不留情的斗争。比如,解放战争时期,就开展过反“客里空”运动,对假、大、空的新闻进行全方位的纠正。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五花八门甚至令人瞠目结舌的虚假新闻依然会闯入人们的视野。屡禁不止,成为我们在形容虚假新闻时常用的一个词。那么,虚假新闻缘何久治难愈?网络时代,新闻造假呈现哪些新特征?对于这把悬在媒体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在心中敲响警钟的同时,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坚决予以阻击?
新闻失真 究竟原因何在
“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新世纪新闻造假具有不少新的特征,即无所顾忌、无所不为、无所畏惧、无动于衷。”在1月21日~22日由上海市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上海市记协、文新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维护新闻真实性,增强媒体公信力”高峰论坛上,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导童兵在发言时这样说道。
对于这4个“无”的概括,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宋超认为,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也的确反映出当前一些新闻造假者的面目和态度。“再看一看《新闻记者》杂志评出的2010年‘十大假新闻’,可以说简直是令人发指,新闻业界个别造假者的无知无良,已令世人痛恨。”
分析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宋超认为,从目前来看,明显因为利益驱动或外部压力而主观、恶意造假的情况并不占多数,有不少虚假新闻的产生,主要是源于不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综合分析历年来不少假新闻的产生,往往与抢新闻、抢独家、想以批评曝光引起轰动等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有关。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陈力丹也表示,从调研的结果来看,那些明确因为利益收买或外部压力而造成的新闻失实,数量并不多。他认为,大多数失实新闻的例子,只是源于一些微小的原因,如惰性、赶截稿时间、采访不到相关人员,或仅仅为了把报道“糊弄”得好看点。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地认为,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可分为4个方面。一是个人原因。包括因素质不高、被蒙蔽而造成的被动造假。比如,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情缘》栏目播发的“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包括因急功近利,主动参与甚至导演而造成的主动造假。比如,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的“纸馅包子”事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搜救犬牺牲”事件。包括因记者偷懒、大意或成本控制的需要而导致的造假。比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控烟难控阻力何在》节目中女主角“变脸”事件。二是技术原因造成的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三是组织原因,即政治需要、业绩逼迫、制度缺失。四是社会原因,包括社会诚信和道德水平严重下降、记者心态浮躁、片面的收视率标准逼迫、法制不健全、监督缺位、媒介的社会责任感淡薄等。
童兵认为,新闻失真在新时期还有5个值得关注的特殊原因。一是官场文化催动新闻造假;二是商家发迹诱发传媒造假;三是在“企业化”路径中炮制假新闻;四是重政治、轻业务,放松对新闻造假的监管;五是全民社会道德滑坡,新闻素质下降,“真实报道可贵,新闻造假可耻”的正气得不到张扬。
网络假新闻 泛滥为哪般
虚假新闻与互联网并没有必然联系。但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日益增强,虚假新闻的来源、传播以及危害有了新的特点,网络也成为虚假新闻的多发地带。
对此,东方新闻网与会代表陆黛表示,随着社区论坛、博客、微博、sns社交网站等web2.0互联网应用的兴起,个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而成为新闻的发布者,这使得信息发布主体从新闻工作者,扩大到无记者资格的商业网站编辑,进而再扩大到普通人。信息发布主体的多元化,从新闻发布的源头上留下了虚假新闻的隐患。
“一些商业网站没有专业的编辑、记者,为追求眼球经济,在信息发布、内容把关等环节上问题不少,也为虚假新闻的产生和泛滥埋下了隐患。”陆黛说道。来自东方新闻网的吴颖对此观点也表示认同,认为从业人员素质不齐的确是网络虚假新闻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络编辑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五花八门,什么专业出身的都有。非新闻类专业的编辑在入职后,非常渴望能够接受专业知识培训,但受制于网站的规模、实际投入产出的压力以及领导的重视程度,相当数量的编辑是凭着个人素养在工作。如果网络编辑水准不达标,那他发布的新闻、调整的页面就很可能存在风险。另外,网站从业人员中实习生、短期合同用工也不在少数,对这部分人员的管理更是薄弱。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事件就出自临时工之手,而网站也存在这样的用工情况,有时一名编辑的一时疏忽,就可能酿成大错。”
“选用虚假信息源也是网络虚假新闻的成因之一。”吴颖分析说,新媒体时代,信息源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尤其是论坛、博客、微博的出现,使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这就更增加了鉴别真伪的难度。这其中,一是传统媒体取材自互联网的非可靠权威的信息,纯粹地“复制 粘贴”,不核实、不求证便发稿,随后网络媒体迅速转载,起到“放大器”的作用;二是目前部分网络媒体在没有采访权的情况下违规采访,报道又没有规范地核实,使发布的“独家报道”严重失实。“目前,由于海量抓稿系统的运用,简单地用机器完成抓稿和发布的流程,完全没有‘把关人’的存在,更为虚假新闻的传播制造了温床。海量抓稿是用机器设定抓取的对象,一些网站的抓取对象中不仅把中央、地方重点新闻网站设置其中,商业门户网站也是主要抓稿对象,如此循环往复,虚假新闻经过几轮‘洗稿’,来源被洗规范了,堂而皇之地传播扩散。此外,还有一些机构或公关公司为达到炒作目的而有意制造事件,自由撰稿人乃至‘草根记者’的涌现,特别是当恶意的炒作和所谓的博客、微博身份认证相结合,更使得网络虚假新闻层出不穷。”
在吴颖看来,过分追求时效性、一味追求点击率也是催生网络虚假新闻的两大原因。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新闻的时效性强。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商业门户网站之间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时效性以秒而论。当网站对时效性的追求到达一种过分的程度,就把新闻内容的审核弱化了,对新闻内容不经仔细审核就将其发布,以致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提高点击率是每个网站都竭力追求的目标,当一些网站以所谓迎合受众欣赏品味为托词,把发布重心放到吸引眼球的低俗、猎奇新闻上,在看到一条轰动性的新闻时往往先转载再核实,甚至不核实,有时在转载时又添油加醋,也促成了网络虚假新闻的泛滥。
“当然,固然造成虚假新闻频现网络媒体的原因很多,但根本还是网络媒体责任意识不强、把关意识薄弱,往往认为每天海量发稿出现一些问题稿件在所难免;大量稿件转载自传统媒体,如果出错,自身仅承担转载之责。”吴颖坦言道。
与采编实务 存在哪些矛盾
从2001年开始,《新闻记者》杂志每年评选全国年度“十大假新闻”。回首10年新闻打假历程,《新闻记者》原主编吕怡然指出,由于采编作风、利益驱动、考核机制、业务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采编实务中引发了一些操作难题和现实矛盾,比如,采访深入细致与抢时间的矛盾、核实事实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矛盾、信源的权威性与真实客观性的矛盾、如实报道与抢夺眼球的矛盾、公开发布的信息与私下谈话透露的信息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往往也导致了失实报道、虚假新闻的产生。
对于这些现实问题,宋超提出要正确处理好3个关系。首先是要正确处理抢新闻与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关系。新闻工作者都有抢新闻的意识,但抢新闻的前提必须是准确,抢的必须是新闻,而不是最后贻笑大方的假新闻。越是想争分夺秒抢新闻,就越是要重视正确的工作方法和严格的流程管理,各个工种要有效、密切配合,前后方记者、编辑要高度默契、及时沟通,主要领导要慎重把关,要准确判断哪些是在第一时间可能掌握从而可以披露的新闻事实,哪些是需要进一步核实或陆续跟进的。
“其次是要正确处理独家报道与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关系。”宋超表示,不少虚假报道往往是“独家报道”,产生问题的原因往往与抢新闻的心理类似,希望独家,希望具有爆炸性,引起轰动。做出精彩的独家报道是每个渴望成功的新闻工作者都追求的,但越是希望做出独家,就越是需要比别人投入更大的精力,需要更加深入和细致地采访、核对,更加正确理解和把握新闻事实。独家的背后是独家的投入、独家的深入、独家的水平,没有这些独家的功夫,即便没有出现事实差错,也难以保证独家报道的精彩。
“再次是要正确处理舆论监督与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关系。”宋超表示,舆论监督出现不实报道的情况并不少见。舆论监督首先要坚持正确的立场、正确的出发点,要是善意的、建设性的监督,在此基础上,尤其要坚持正确的工作方法。比如,要与批评对象见面,不能偏听偏信;重要批评稿要与有关部门核对,事实一定要准确;特别重大的舆论监督要与党委部门沟通,从政治上把关。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保证舆论监督的正确、准确,非常重要。
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记者陆兰婷从1993年开始从事舆论监督报道。谈到舆论监督报道如何防止虚假,陆兰婷直言,18年采访工作的最大体会就是一个“勤”字,就是迈开自己的双脚,深入现场,深入采访。“在新闻舆论监督中引起纠纷的不在少数,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事实不够准确引起的。因此,我们报道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哪怕是所报道的有九分是准确的,有一分与事实情况有出入,也会有悖于新闻的舆论监督的要求。在舆论监督报道的采访中,一定要在深入细致上下工夫,做到事事有出处、件件无出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舆论监督的真实性,维护舆论监督的尊严,也才能真正发挥出舆论监督的作用。”
泛滥之势 应该如何遏制
“假新闻严重损害媒介的公信力、当事人的形象和权利、社会秩序以及真新闻、好新闻的价值。”谈到假新闻的危害,陆地总结道。可如何才能使“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观念渗透到新闻采编的每一个环节,使虚假新闻泛滥之势得到有力遏制?
对此,《解放日报》记者尤莼洁认为,首先,要做到恪守自己的报道原则,深入现场,洞幽察微,慎思明辨,把假新闻堵在采访阶段。重视对于事件真实性的现场调查和核实,在对新闻事实本身的采访与观察上,要舍得花时间。其次,要做到不跟风、不炒作,对新鲜事物有自己的判断与观点。再次,要做到严格把关、常敲警钟,对各种消息源都注意核对,对来自网络的信息尤其要注意网下核对,警惕假新闻的产生。此外,还要加强理论修养,提升政策水平,丰富知识结构,开阔眼界视野,做到耳聪目明。这一点,对从事新闻深度报道的记者来说尤其重要。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刚性、长效的追查、问责、监管、惩戒机制。这些年除了‘纸馅包子’的炮制者受到法律制裁,相关责任者受到查处,最近微博传播虚假消息的责任人引咎辞职外,其他造假者及其相关责任人几乎都没有被彻查,有的根本未受到批评教育。”吕怡然表示,阻击虚假新闻需要综合治理,需要从确立观念到制度安排上有一个顶层设计,将其作为一项“长治久真”的系统工程来组织实施。即时追查、有效问责、强化监管、坚决惩戒的长效刚性机制得以建立健全,能够令“客里空”在中国无藏身、立足之地,中国传媒重铸公信力并长久不衰。
宋超对此也表示认同。他指出,良好的采编作风以及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都要有机制和制度的保障,制度化才能常态化、长效化。谈到如何健全机制和制度保障,宋超表示,首先要更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目前,上海主要新闻单位都已面向社会公布专项教育活动的监督电话、邮箱等pg娱乐电子游戏的联系方式,同时,进一步健全了内部监督机制。对于社会监督,一定要高度重视反馈工作,有问题及时整改,有误解及时澄清,要第一时间把对监督的回应反馈给监督者,这对于维护新闻单位的良好形象很重要。
其次,要更进一步健全预案、奖惩等各种有效制度。“新闻工作要有预警意识,尤其是对虚假报道的产生,一定要有合理科学的管理流程设计,要有出现问题后的及时纠错机制,要有应对预案。奖励和惩罚也要制度化,要有机制保证,有资金保证,有举措保障。这几年,上海有几家媒体相继完成了is09001质量认证体系的建设,这里面有很好的制度设计,但关键是落实。”宋超说道。
“此外,还要注重培训制度建设。”宋超强调说,培训千万不能走形式,要保证实效,要受大家欢迎,而不是被人敷衍。这项工作的展开,也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导向、项目为导向。“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了解、认真分析培训需求,结合不同阶段的新闻工作实际,精心设计、不断更新培训课程和内容。比如,多设计案例教育,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分析和研究。” (2011.2.15 中国新闻出版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