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pg娱乐电子游戏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 发布时间为:2010/7/30 9:31:00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距今已经有40余年了,曾经“轰轰烈烈”的运动与几十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国民性格的演变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事实上,往事不堪回首却又历历在目——那群知青们既忘不了“抛洒热血”和青春的岁月,也忘不了镌刻在他们记忆里的奋争、磨难、不安、无所适从、爱与痛……这种情结聚集在他们心头难解难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知青情结”,意即知青们对过去的共同经历难以释怀的群体记忆。
难能可贵的是,当一切已经成为历史的今天,那个时代的主角——知青们却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回忆和纪念那段经历,有关知青的回忆文章、照片、书籍已经蔚为大观。从最早的“知青文学”到集体撰写回忆录,直至最近知青书信、知青日记、知青纪实照片、知青历史的结集出版热,皆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阅读。
虚构篇:“知青情结”的种种表达
知青作家这一“主体”的特殊身份和自我意识,决定了其创作倾向、创作表现。他们不但年资与生活经历相近,而且情感形态、文学道路相仿,乃至创作题材、内容和主题也集结在一起。且让我们看看几位比较有代表的知青作家有关“知青情结”的种种表达。
叶辛经典知青作品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蹉跎风貌》、《风凛冽》、《往日的情书》、《在醒来的土地上》、《爱的变奏》、《孽债》、《泛滥的樱桃湾》、《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这些作品裹挟着叶辛对时代的深沉反思,一跃为当代知青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叶辛在回顾自己走过的知青文学创作之路时,曾经用这样简洁精辟的语言来总结其特点:早期是“用上海人的眼光看乡村”,代表作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和《蹉跎岁月》;后期是“用乡下人的眼光看上海”,代表作即《孽债》。也就是说,当叶辛用上海人的眼光看农村人的时候,是用“我”的眼睛来评价知青生涯的蹉跎岁月;而当他用乡下人的眼光看上海人(即知青)的时候,是用“他”的眼睛来评价知青生涯的蹉跎岁月。
韩东的《知青变形记》(花城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围绕“变形”二字,描写了一个看似荒唐、却又真实可信的故事。为此,小说中大量地存在着对乡村世界的象征式、寓言式的表述,这种困境透示出文化背景独特的知青作家无可言说的心灵之痛。
以往反映知青“战天斗地”的作品并不罕见,而靳元亮的《我和我的知青哥儿们》(东方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却让读者看到一群对社会缺少认知、纯真而顽皮的孩子,恰恰是通过他们的幼稚可笑,让人看到了他们的可爱。估计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多会乐意接受这种方式。
在“知青情结”的虚构类作品中,影响较大的还包括池莉的《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高满堂的《北风那个吹》(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6月第1版),郭小东的长篇小说“中国知青部落三部曲”(花城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1979:知青大逃亡》、《青年流放者》、《暗夜舞蹈》,王东的《寻找知青杨春花》(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等。
纪实篇:在叙述与记忆中完成历史的反思
知青纪实文学作为区域性的特殊题材的作品,以纪实、纪事、纪行的非虚构的文学样式,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客观真实地反映知青的那段生活经历。
罗丹的《知青笔记》(花城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多是知青生活片断的积累。而作者在写这本书时,知青朋友们提供了很多弥足珍贵的老照片,这本小书因此有了别样的纪念意义。如果说,《大国之魂》(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首次让邓贤有了全国性影响,那么,《中国知青梦》(作家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中国知青终结》(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等作品则奠定了邓贤“知青作家”的地位。他的《中国知青终结》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于“知青运动”的关注。
听敌台的阿城、“偷书”的朱正琳,画《西藏记忆》的陈丹青、“太阳总队”的张郎郎、地下读书沙龙的徐浩渊、工人蔡翔、农民高默波和阎连科……构成了由北岛和李陀共同主编《七十年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7月第1版)的独特风景。另外,陆融的《一个上海知青的223封家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老鬼的《烈火中的青春——69位兵团烈士寻访纪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朱晓军的《大荒羁旅:留在北大荒的知青》(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贾宏图的《我们的故事》(作家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王大闻的《客树回望成故乡——北大荒知青30年后的回忆与思考》(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张抗抗的《大荒冰河》(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肖复兴的《触摸往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黑白记忆——我们的青春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陆星儿的《生是真实的》(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山东省档案局编著的《怀望遥远的青春:山东知青档案实述》(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这些纪实文本从各个方面盘点了那一段特殊岁月留存于生命中的回忆与珍藏。
当虚构的知青小说持续式微的时候,纪实性的知青文学保持着生机和活力,它在艺术创作上显现出自发性与民间性——这些出自非专业作家之手的纪实性文学,大多从个人角度记述知青“上山下乡”的生活经历,由此折射出知青在中国当代历史长河中的命运及意义。这一现象,无疑突破了知青专业作家唱“独角戏”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沉默的大多数”的声音,形成了知青文学话语民间化的可喜局面。
研究篇:中外学者知青研究的当代建构
当下,与知青研究有关的学术图书(文献)相当缺乏,因此,知青的学术(指非知青文学或者知青个体传记式的叙事,亦非道德道义方面的反省)探讨,可谓是学术界和出版界一个有待开发的领域。
定宜庄、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的出版和再版成为知青研究领域最权威、最有影响的成果。《中国知青史》分为《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两部,它以史实全景式记录知青史的作品,被誉为“了解当代中国的必读书”。
除了那一段厚重的历史以外,或许我们可以从更多的文化符号和记忆中去解读《中国知青史》重新引起重视的因由:时至今日,我们在知青作品或知青回忆实录中,很少看到关于“红卫兵运动”和“知青运动”,对国家民族造成危害,对具体的事物酿成悲剧的个人承担的叙述。《中国知青史》的适时出现,或许给我们的下一代一个交代。
“我与中国知青是同代,中国‘上山下乡’运动时我在巴黎投身‘五月风暴’,所以我是老外‘老三届’。”法国汉学家潘鸣啸2010年7月3日在其著作《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北京发布会上用流利的汉语半开玩笑地说。
中外学者研究、撰写的有关知青领域方面的学术图书(文献),比较有影响的还有美国学者托马斯?伯恩斯坦的《上山下乡: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知青运动》(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姚新勇的《主体的塑造与变迁——中国知青文学新论(1977~1995 年)》(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顾洪章主编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金大陆和金光耀主编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等。
香港的一浪接着一浪的大众文化浪潮,只不过因为某种机缘而在1980年代开始与内地对接。除了通俗的金庸和梁羽生、黄 等,大陆似乎从未正经接纳过香港文学。曾经与众不同的香港文化失去了其在内地优越地位,同时也失去了仰慕和膜拜,北上意味着什么?